河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通知
作者:CFFA發布機構:河北省安監局網站發布日期:2015-08-14
冀安委〔2015〕13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2015年7月12日,寧晉縣東汪鎮發生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25人受傷。近日,又有群眾舉報并經初步核實,邯鄲市魏縣回隆鎮存在未經許可非法儲存、銷售超標煙花爆竹等行為。這充分反映出我省一些地區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問題十分突出,煙花爆竹打非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寧晉“7·12”事故人員傷亡慘重,影響非常惡劣。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全力救治傷員,做好善后工作,徹底查明原因,依法追究責任,并舉一反三、打非治違,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強調要加大對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工作力度,隱患排查要真正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零容忍。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兩起非法違法生產煙花爆竹爆炸事故的通報》(安委辦〔2015〕12號)和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指示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切實加強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工作,有效防范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經省政府同意,定于2015年8月至12月底在全省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強化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工作機制
各地要按照《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和《河北省集中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辦字〔2012〕57號)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落實部門職責,進一步強化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工作機制,嚴格落實縣、鄉兩級政府“打非”責任,層層簽訂責任狀。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制定“打非”工作方案,成立由公安、安全監管、工商、質監、交通運輸、供銷等部門組成的“打非”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各成員單位都必須依據法定職責和責任分工、依法有力、積極主動地打擊涉煙花爆竹一切形式的、各環節的非法行為,形成齊抓共管格局。要層層落實分包責任制,實行網格化監管,特別是要實行“縣干部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責任制,要嚴格落實流動人口管理規定,基層派出所、村(居)委會要做好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工作,鄉、村兩級要落實對煙花爆竹傳統村及重點人的管理監控措施,包片包村(居)干部及村(居)干部要認真及時對本村(居)所有非法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排查登記報告,對非法生產、儲存、運輸、經營煙花爆竹或相關原材料的第一時間向公安報告。對因“打非”工作職責不落實、工作開展不力引發事故的,要追究所有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二、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即日起,各地要迅速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集中進行拉網式排查、明查暗訪和突擊檢查,對廢棄廠房、出租房、閑置房及行政區域交界地帶、城鄉結合部、集貿市場等可能非法生產、儲存、銷售煙花爆竹的場所進行全面排查,及時發現和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和儲存窩點。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作用,對有生產煙花爆竹傳統和出現過非法制販、儲存煙花爆竹的重點村、重點戶、重點人安排專人實施重點管控,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舍,不漏重點人,落實包村包戶責任人。要借鑒保定市、邢臺市的做法,逐村、逐戶認真簽訂“兩不一檢舉”(“兩不”就是承諾不從事不參與非法生產經營建設活動、不向非法生產經營建設活動提供場地或其他便利條件;“一檢舉”就是積極檢舉發現的非法生產經營行為)承諾書,承諾書一律交鄉安監站存檔,如果發生非法安全生產事故將依據承諾書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要加大對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排查力度和頻次,設區市至少每季度檢查匯總1次,縣(市、區)至少每月檢查匯總1次,鄉鎮派出所、安監站等單位至少每周檢查調度1次,包村包戶責任人至少每周檢查匯總1次,有問題隨時報告,要建立舉報獎勵政策,并使之家喻戶曉。供銷系統要加強對煙花爆竹經營企業的管理,嚴禁非法違法違規經營,一經發現必須嚴肅處理。堅決將非法制售、運輸和儲存煙花爆竹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嚴厲打擊非法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煙花爆竹各項行為
要堅決打擊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對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的,要徹底查清黑火藥、煙火藥、引火線等原材料來源和銷售渠道;對非法經營和儲存的,要深入追查產品來源,查出非法生產窩點及其原材料來源渠道。要堅決打擊各項非法運輸、郵寄煙花爆竹及原輔材料的行為,切實加強對運輸、郵寄煙花爆竹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煙花爆竹及黑火藥、煙火藥、引火線等違法違規運輸行為,徹查貨物來源,斬斷非法生產銷售鏈條。對存在非法違法行為的企業,依法罰沒相關產品、半成品、原材料,對組織、參與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的人員,為非法生產煙花爆竹提供場地及其他便利條件的人員,及追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對涉案地區責任部門及村(居)干部一律依法依規從嚴追究責任;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加強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監管
嚴格監督現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三庫四防”(中轉庫、藥物總庫、成品總庫,防爆、防火、防雷、防靜電)設施達標,嚴禁轉包分包、一證多廠、掛靠生產、多股東各自組織生產、“三超一改”等行為,嚴防超能力、突擊生產,嚴禁生產“超標”、“非標”違禁產品和委托加工等非法違法行為。加強對退出、注銷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和許可證過期、暫扣、責令停產企業的檢查,對已經實施退出關閉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要清查工(庫)房、廠區等處置情況以及遺留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紙筒等銷毀處置情況,嚴防非法生產。嚴禁煙花爆竹經營企業出租、出借、轉讓、買賣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嚴禁出租、出借、轉包、分包煙花爆竹倉庫,嚴禁一證多營;嚴禁超許可范圍經營,嚴禁采購、銷售非法和假冒、偽劣、非標、超標等違禁產品,嚴禁向零售點和個人銷售應由專業人員燃放的產品。嚴禁煙花爆竹零售點批發經營煙花爆竹,嚴禁下店上宅、前店后宅、集中連片經營,嚴防合法企業存在非法違法行為,嚴防非法行為隱藏在合法旗號之下。
五、加大“打非治違”工作宣傳力度
各地要充分認識到,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引發的事故性質就是生產安全事故,不要有任何僥幸心理。對于發生非法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的必須一律依法依規對公安、安監、質監、工商、交通、供銷等部門及鄉、村(居)相關人員嚴厲問責。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運輸、儲存、經營煙花爆竹勢在必行,事關重大,人命關天,以“刑事案件”處之而不去追責,勢必造成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責任缺失,而使之屢禁不止。因此首先要在公安、安監、質監、工商、交通、供銷等部門加強宣傳,統一思想認識,明責、履責、問責。其次是要根據非法制售煙花爆竹行為特點開展打非人民戰爭。各地要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做前沿哨所作用,明確包村干部(警)打非責任,建立排查報告制度,全面做好防控。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在電臺、電視臺、報紙播刊發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煙花爆竹行為的通告,要利用村(居)委會廣播站、居民區宣傳欄等,張貼安全畫冊、公布舉報電話,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非法生產、經營、儲存煙花爆竹的危險性、危害性及引發事故的嚴重后果,做到家喻戶曉,人盡皆知,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非法違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要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對舉報有功人員予以重獎,發動廣大群眾和企業職工積極參與,主動舉報非法煙花爆竹來源線索,積極參與和推動“打非”工作的順利開展。
請及時將本通報精神迅速傳達各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所有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并于12月31日前,將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總結報送省安委辦。
聯系人:楊海軍 0311-87803052 hbajwhc@126.com <mailto:hbajwhc@126.com>
201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