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開展家庭作坊型化工企業隱患清剿
作者:發布機構:人民網發布日期:2012-02-10
背景:一個村莊近七層農戶從事化工行業
舊館鎮的小化工行業其實指的是廢舊有機玻璃的回收再利用,該行業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具體可分為裂解、精餾及制板三個生產工序。該行業工藝簡單、投資較少、效益可觀,因此,發展十分迅速,早在幾年前,銷售收入就達到5億之多。截至目前,全鎮除10家具有一定規模的塑化企業外,共有5個小化工集中點,分布在五個村莊。其中三橋村有近七層的農戶從事了化工行業,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家庭式小化工的發展壯大,解決了大批群眾的就業問題。作為生產原料的有機玻璃,是一種極易燃燒的物質,而生產過程需要用鍋爐將其裂解提煉出單體,即甲基丙烯酸甲酯,該液體物質也具有易燃性,再加上在裂解及精餾過程中所揮發的蒸氣極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極限范圍內的混合氣體,遇明火、靜電即可發生火災。因此,在整個回收生產過程中,都極具火災危險性。
現狀:倉庫車間明火不斷 員工老板意識淡薄
早在08年的時候,舊館鎮的小化工行業由于污染嚴重,被列入了省級督辦重點環境問題,在此后的整治中,鎮政府關停取締了一批嚴重不達標的作坊和企業,并將剩余分散型的家庭小作坊集聚到了5個化工集中點。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綜合管理舉措,業主普遍存在重環保、輕安全的理念,認為化工生產中排污無法避免,在嚴管下只得不斷改進,而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極小甚微。其實,安全意識的淡薄在化工業主及員工間非常普遍,從執法過程中可以看到,在一大堆有機玻璃碎片旁邊,仍有員工在使用明火烘烤碎片,上前詢問其是否知道該行為的火災危險性,得到的回答竟是:為了方便加工,不得不采用該種方法,且自身有著豐富的化工從業經驗,不會釀災。另外,不管是在加工車間還是在原料倉庫,都免不了出現吸煙的現象,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在廠區周邊竟還出現了煙花爆竹的空殼,足以證明業主不顧安全,只求利益的心態,寧要煙花爆竹討個發財的好兆頭,也不愿多為自身的安全多盡一份心。
整治:每一項整治措施都是對生命安全的一種承諾
在環保上的整治逐步成為當地群眾的一種共識的同時,由于小火時有發生,群眾們漸漸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舊館鎮黨委政府也對此愈加重視,特別是在“清剿火患”戰役中,將小化工行業的消防安全整治列為了重點,組織消防安全工作站、派出所及村委相關工作人員成立整治工作組,細化了工作措施,明確了工作目標。考慮到小化工行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大量村民靠此創業或就業,因此,隱患清剿行動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地政府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現狀,在排查整治中,時時注意方式方法,處處彰顯服務本色,以耐心、誠心、細心努力做好業主思想教育工作,積極引導業主主動認清企業作坊消防安全現狀,主動配合做好隱患清剿工作。整治內容及要求包括:企業作坊層層簽訂責任書,做好消防安全臺帳,每班的操作記錄、自查記錄、消防安全設施投入使用記錄等管理制度上墻;新進員工進行崗前安全教育培訓;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100%持證上崗,定崗定位,對號入座,動用明火按照危化品管理標準操作;嚴禁“三合一”現象,嚴禁吸煙,廠區地面時刻確保無煙蒂;倉庫、車間每25㎡配備1只滅火器;廠區要有前后門雙通道,原料根據安全設計指定地點堆放,電線套管、防爆燈、空氣開關、防爆電動機等按照危險化學品管理的要求到位。與此同時,為確保長效機制,舊館鎮還以化工集中點為單位,成立消防安全自查管理小組,每個家庭作坊企業繳納一定的行業管理基金,相互監督、管理,如違反規定,則按相關條款扣除一定比例的基金,并扣除一分,扣滿三分,則立即停產整頓。
成效:服務理念讓企業主開始主動關注消防安全
在當初開展的污染整治中,關停了一大批不達標的企業作坊,當地群眾親眼見識到了舉措的嚴厲。此次將矛頭指向了消防安全隱患,消息靈通的群眾開始預言,會不會又要關停一批?“聽說鎮里要開展小化工的消防檢查,很多企業主開始揪心,但最忐忑不安的是靠著化工行業養家糊口的村民,他們很擔心因此而失去來之不易的工作。”舊館鎮三橋村的金村長這樣告訴筆者,他對消防整治表示支持,但內心也暗藏著對村民的同情。隱患清剿行動如期開展,“網格化”的清剿使得任何一家企業都難逃法眼,但企業主和村民們漸漸發現,政府的檢查組不是來“處罰”的,而是來開展“服務”的,要求雖然嚴了點,但一趟趟的實地查看,一字一句的耐心說服教育,手把手的制定管理措施,著實觸動了企業主和員工。漸漸的,這種有效融入服務理念的執法顯現出了極大的成效,將心比心換來了真心,業主們開始主動的換位思考,開始真正從內心關注消防安全。“以往為節約成本,再加上心存僥幸,一直認為火災事故離自己很遠,但這次消防檢查讓我清楚的看到了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檢查人員耐心的幫扶指導,我很感激,也很慚愧,廠里共有十多個員工,我實在不應拿他們的安全作賭注,今后將時刻提醒自己做好消防工作。”在三橋集中點創辦著一家作坊企業的鄭師傅這樣說道。
位于湖州市南潯區舊館鎮的小化工行業作為南潯三大特色產業(小木業、小毛紡、小化工)之一,發展歷史早,分布數量廣,由于其工藝流程簡單,逐漸形成了以家庭作坊為單位的產業集中區。近幾年來,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小火時有發生,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在“清剿火患”戰役中,舊館鎮將小化工行業的整治作為戰役重點,切實清剿了一大批火災隱患,為實現當地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