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成都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獲悉,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統計調查,推進分類分級監管的通知》的要求,該市將于今年12月至明年6月開展全市安全生產統計調查,并根據統計調查結果,劃分企業類型和監管類別,確定安全生產重點監管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
完善生產檢測 建立預警機制
據悉,作為安全生產科學監管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我市開展安全生產統計調查、推進分類分級監管,同時也是落實國務院安委辦提出的用2-3年時間建立全國先進適用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具體要求。此次統計調查將對不同類別不同級別企業在隱患排查內容、治理標準、監督檢查頻次和監管方式等方面進行統計,并根據統計調查結果劃分企業類型和監管類別,確定全市安全生產重點監管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
市安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統計調查的前期工作為摸清企業底數和基本情況,建立全省安全監管監察對象基本單位名錄庫和企業安全生產臺賬。下一步將根據企業規模、安全生產基礎條件、安全管理水平和危險有害因素等條件,對企業進行分類分級,依此建立“按類分級,依級監管“的模式。“這將有利于督促企業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同時也能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測和預警機制。”
逐項統計 重點行業重點調查
根據安排,今年12月至明年4月為統計調查工作的填報錄入階段和審核匯總階段;明年4月-6月為統計調查工作的分類分級階段。
按照具體實施辦法,此次安全生產統計調查的內容將包括基本信息調查和安全生產基礎管理信息調查。企業安全機構及人員配備情況、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建設情況、企業安全生產特性、安全培訓及持證上崗情況、企業安全生產許可情況、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職業衛生管理情況、生產安全事故情況、應急救援情況、安全生產標準化情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和其他信息等12項信息被列入安全生產基礎管理信息調查范圍。其中對道路交通運輸、人員密集場所等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和其他“三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資質以內的建筑業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情況將進行重點統計調查。
區別劃分 明確重點監管企業
在完成前期統計調查后,根據調查情況,將實行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分類和分級監管。
記者了解到,安全生產分類管理是指將20個國民經濟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按照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特點進行類別劃分,根據各地企業類別分布狀況及安全管理特點,將生產經營單位劃分出具體企業類型,按照“行業監管不交叉,企業監管無盲區”的原則,將企業類型與行業監管部門進行對應,保證所有企業有相應的行業管理部門。
安全生產分級管理是根據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對每一類型企業進行級別劃分,并依此科學設置安全生產評級標準,針對不同級別企業設置相應監管規則和級別調整制度,從而建立“按類分級、按級監管”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根據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特點,將各行業(領域)企業劃分為安全生產重點監管企業和一般監管企業。其中發生死亡事故的企業;近3年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企業;近2年發生較大涉險事故的企業;發現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企業;隱瞞事故不報的企業;有重大危險源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管理混亂、技術力量配備不足的企業和其他需要確定為重點監管的企業8類企業將被列為安全生產重點監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