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區六措施改善危化安全生產基本面
作者:代富恒發布機構:中國安全生產網發布日期:2013-05-30
加大技術裝備投入,持續改進作業條件。各煙花企業全面完成有藥工序機械化改造,在全廠范圍內安裝全方位視頻監控;各危化品生產企業加快化工工藝改造,堅決淘汰落后工藝;安全距離不夠的和新改、擴建加油站必須加裝阻隔防爆,并采用油氣回收新技術。
加大信息化技術應用,開展信息化系統建設。各煙花企業嚴格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三〔2011〕257號)要求對所有煙花爆竹產品及黑火藥、引火線流向實行信息化監管。各危化品企業必須完成危化品動態監管系統建設,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并作為行政許可的必備條件之一。
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全面克服人才短缺。各煙花危化企業主要負責人文化程度必須達到大專及其以上文化層次,按照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規定,各煙花危化企業必須配備1—2名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
完善市場管理,建立長效機制。針對 “打非”任務的艱巨性、隱蔽性、流動性、頑固性、反復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特點,以建設“無非區”為目標,堅持“嚴查、嚴打、重處”,強化部門配合,落實監管責任,深化專項整治,構建“領導帶動、全力推動、上下互動、區域聯動、責任驅動、考核促動,成效明顯的 “打非”長效機制。
建立規范法制秩序,堅決打擊非法行為。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依法加強對涉嫌犯罪的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刑事責任追究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2〕116號)的相關要求,加大對煙花爆竹非法生產經營者刑事責任追究力度。
全民安全意識教育,倡導安全道德建設。通過“12350”電話平臺,“天天630”等媒體、新聞、報紙、雜志廣泛宣傳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普及基本安全知識,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知法、守法,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不參與非法生產經營活動。要利用標語、廣播、宣傳車、宣傳單、宣傳片、院壩會、新聞報道,學校要利用安全課、校園廣播、“小手牽大手”活動多層次、多渠道的開展安全知識宣傳,切實加強全民安全意識教育,大力倡導安全道德建設,全面形成濃厚的安全社會氛圍。
(代富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