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陜西省防范和遏制煙花爆竹較大以上事故實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CFFA發布機構:未知發布日期:2016-06-13
各設區市、韓城市安委辦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遏制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見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6〕62號)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依據省安委會下發的《陜西省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結合煙花爆竹行業實際,特制定《陜西省防范和遏制煙花爆竹較大以上事故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認真執行。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遏制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見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6〕62號)和《陜西省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要求,結合煙花爆竹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特就煙花爆竹領域防范和遏制較大以上事故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目標
以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為目標,以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抓手,認真分析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特點和事故規律,全面排查評估生產經營企業安全風險,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構建形成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堅持問題短板導向,專項整治突出問題,全面加強源頭治理,嚴格管控重大危險源,強化風險管控,狠抓落實,有效防范和遏制較大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二、把握規律
(一)認真研究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特點,深入分析總結煙花爆竹各類事故規律,準確把握風險、隱患與事故的內在聯系,深刻認識事故是由隱患發展積累導致的,隱患的根源在于風險,風險得不到有效管控就會演變成隱患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二)要關口前移,全面排查安全風險,強化風險管控。不斷改進隱患排查治理方式方法,通過明晰責任、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解決改變當前隱患排查治理不全面、不深入、不徹底,屢查屢犯等問題,切實提高隱患排查治理的有效性。要在嚴格管控風險、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的基礎上,加快構建形成風險排查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事故應急前期處置三道較大以上事故防范屏障。
(三)要根據煙花爆竹事故危害特性,強化事故應急前期處置,注重現場安全風險科學評估和精準管控,在最短時間內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避免盲目施救和處置不當導致事故后果升級擴大。
三、全面排查
結合各市縣實際,全面排查生產經營企業的安全風險和隱患。不斷完善排查風險和隱患的方式方法與體制機制,通過網格化排查,做到全覆蓋、無死角、無遺漏;通過加強行業指導,確保排查深入、科學、準確、全面。要進一步明晰排查路徑,突出排查重點,徹底摸清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儲存場所及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人員密集場所。
(一)及時收集、認真分析國內外各類典型事故案例,對照借鑒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查找風險漏洞與薄弱環節。
(二)認真開展評估煙花爆竹生產各個環節風險,結合現狀排查可能造成群死群傷的風險和隱患。
(三)盯緊特種作業及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可能潛在的風險隱患、控制措施和安全規程。
(四)進一步明晰監管責任,消除監管漏洞,排查部門監管結合點可能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
(五)針對違法生產、貯存煙花爆竹隱蔽性強、危害大的特點,排查可能出現違法生產、貯存的地區(場所)及人群。
(六)堅持底線思維,按照事故后果最大化原則,排查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隱患,嚴防“想不到”的問題現象。
四、嚴格管控
(一)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預防機制。
1、按照《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要求,繪制省、市、縣三級以及煙花爆竹重大危險源分布電子圖、安全風險等級分布電子圖,建立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數據庫。
2、建立煙花爆竹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分級管控、公告預警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制度,盯住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生產過程、成品庫、運輸等環節,依靠制度和技術手段,落實每一處重大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的管理與監管責任,嚴格按照《煙花爆竹工程工程設計安全規范》、《煙花爆竹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等國標要求,完善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制度,加強1.1級工房及重要設施、重點場所、關鍵部位、關鍵環節以及重點人群嚴格監管,有效管控,有效防范事故風險。
3、全力推動蒲城、富平、嵐皋煙花爆竹重點縣安全監管工作。強化縣、鄉(鎮、街道)兩級“黨政同責”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夯實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投資人、實際控股人、具體組織人”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其他非重點縣比照執行。
4、認真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整治,全面推行重點防控措施:(1)對分包轉包、一證多廠、多股東各自獨立組織生產的,一律依法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2)對存在“三超一改”(超許可范圍、超人員、超藥量和擅自改變工房用途)行為的,一律依法責令停產整改,逾期不改的,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3)對工作臺(地面)導靜電設施和機械設備接地不合格的,一律依法停產整改;(4)對“三庫”不達標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后一律不予延期換證;(5)對不符合《黑火藥引火線生產企業安全基本要求》(安監總廳管三〔2013〕43號)的,一律依法停產整改提升或予以關閉;(6)對領導值班安排未上墻、職工進出廠未打卡(或簽名)登記的,一律依法停產整頓;(7)重點部位和總倉庫未實現防超員超量視頻監控的,一律依法停產整改;(8)全面淘汰爆竹引火線“干法制引”工藝和煙火藥手工混藥工藝。
(二)嚴格監管。
1、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要求審核現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行政許可;督促市級人民政府嚴格按照煙花爆竹工程設計規范審核經營批發企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按照相關程序審核生產企業原址改建、擴建項目。
2、嚴格落實我省產業政策,限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最低生產規模,不再許可年產值低于500萬元的企業;不再批復新建生產企業。
3、結合煙花爆竹領域特點及我省實際,制訂黑名單、信息公開等監管辦法制度,對全省生產、經營企業逐一排隊,做到分級分類監管。
4、嚴格開展標準化達標工作,推進企業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把事故隱患和風險消除在日常工作中。
5、嚴格按照安全執法檢查。堅持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開展煙花爆竹行業明查暗查和調研督導。完善煙花爆竹暗查抽查制度,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至少每季度開展1次暗訪暗查活動,督導市縣安全監管和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的落實。
(三)開展專項檢查督查。
1、2016年5月至12月,在全省開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分包轉包等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治理企業分包轉包、冒牌生產以及生產超規格、超藥量產品等突出違法違規行為。
2、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底,開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三庫”建設工作。在蒲城、富平、鳳翔三縣開展相對集中定點供應煙花原材料藥物,突出對裸藥工房、“三庫”和關鍵生產設備安全監管,減少重大危險源。
3、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底,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活動,建立煙花爆竹生產關鍵涉藥機械設備安全準入制度,強制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準入門檻,嚴格安全生產許可把關,嚴格控制黑火藥、引火線等高危產品生產企業數量,堅決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進一步推動生產企業完善自動化控制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切實落實領導值(帶)班、職工出入生產區考勤登記、全員持證上崗和產品流向信息化管理制度。
五、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要把防范和遏制煙花爆竹較大以上事故擺在重中之重的提出位置,結合轄區實際認真制定本地區煙花爆竹領域防范和遏制較大以上事故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把專項行動及時部署落實到所轄縣(市、區)、鄉鎮和有關企業,推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并作為今后煙花爆竹安全監管的工作重點,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重點抓好執法檢查。各有關部門要將《方案》提出的重點工作納入年度執法計劃,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強化檢查,對存在的重大隱患,要依法予以監管督辦,對存在重大隱患不整改、導致發生事故的單位,要依法予以嚴處。
(三)嚴格企業主體責任。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要嚴格執行《方案》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預防工作機制、企業崗位目標承諾機制、主體責任對標自查機制,全面梳理安全隱患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安全監管措施,加大較大以上事故防范和遏制工作。